【家庭教育】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——泗店镇滨河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讲座
2022-04-16 15:38 来源: 宁阳家教
原标题:【家庭教育】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——泗店镇滨河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讲座
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均匀地摄取各种营养,健康成长,但看到孩子挑食、偏食,家长总是头疼上火、担心害怕,急于寻求纠正的方法。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一生,因此,爸爸妈妈需用耐心、爱心来教育孩子,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孩子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
食无定位 且走且吃
有的孩子吃饭时没有固定的位置,喜欢边玩边吃、边走边吃、边闹边吃。孩子吃饭时随意走动,手也会随意乱摸,不仅带动尘土沾在食物上,不干净的手摸了食物还会把病菌带入口中,引起疾病,还会引起胃张力降低。吃饭时走动,若嬉笑打闹则容易出现呛咳,导致食物进入气管。
食不定时 饱饿无度
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,用餐也需要定时、按时进行。如果孩子总是因外物的吸引而不能按时进餐,不仅会给家庭和幼儿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,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理代谢和胃肠蠕动。
食不知味 电视佐餐
不少孩子很喜欢看电视,吃饭时也在电视机前坐着,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,嘴巴机械地咀嚼,筷子木然地扒拉着食物,甚至,有的是家长在喂,孩子就像吃饭的小机器。长期如此,一是大脑活动要供应大量的血液,使消化器官受到影响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会引起胃肠道疾病;二是由于长期视食,会使视神经的养料供给不足,易致眼疾病,特别易患近视眼。
食无主次 零食当正餐
如果让孩子随便吃零食,尤其是甜的糖果,会使其消化道得不到应有的休息,很容易扰乱消化道正常的、有规律的消化活动,所以到进餐时,孩子就没有饥饿感和胃口,吃不下饭。
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原因
1
家长过分溺爱孩子
有的家长唯恐孩子吃得少,只要能吃饭,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无底线地满足:边看电视边喂饭;边讲故事边喂饭;还有的追着赶着喂饭;更有甚者孩子蹲便时喂饭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的习惯。还有的家长总是满足孩子要求,只要孩子要零食就给,致使孩子胃内经常有食物,半饥半饱,吃饭时没有食欲。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负责,不要娇惯孩子。
2
家庭环境的示范影响
家长的说教孩子不一定能听进去,但是孩子会跟着家长学。身教重于言教,父母要起到好榜样的作用,以身作则。如果父母挑食、偏食,孩子也会挑食、偏食;若父母吃饭要看电视,那孩子也肯定要看。因此只有先纠正父母的不良饮食习惯,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。
3
家长把食物当做解决问题的法宝
把食物作为一种奖惩手段
“你要是乖乖午睡,不打扰妈妈工作,妈妈就带你去超市买好吃的。”
“把玩具收拾好!要不就不带你去吃鸡腿了!”
无论把食物作为奖励还是惩罚的手段,久而久之,孩子都容易把食物当作一种不当信号。
用食物来分散孩子注意力
“妈妈有事,这里有包小饼干,你坐在沙发上慢慢吃,不要吵闹。”
这样很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在情绪紧张或厌倦时就想吃东西的习惯。
将食物当做一种慰藉
如用饼干安慰跌跤的孩子,这可能就造成孩子将食物当成安慰物,万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就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。当然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难免会使用以上方法,这并不说明一定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,但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。
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
01
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
吃饭时餐桌、餐椅要干净整洁,进餐环境要安静舒适,通过进餐时间和环境的“刺激”,使孩子建立起固定的条件反射,为就餐做好心理准备,以利于胃液的分泌,促进消化和吸收。
02
允许孩子替换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