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“纲举目张” ,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,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。
《吕氏春秋》记载了一句话:“一引起纲,万目皆张。”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。”汉·郑玄《诗谱序》: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”
按词典上的解释:纲是鱼网上的总绳,目是网上的眼,将鱼网的总绳一撇,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。引申而言,纲就是事物的总要部分,目就是从属部门,抓住了总要部分,也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比喻做工作干事情解决了事物的关键,也就带动解决了其他环节。
“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”,意思是提起鱼网上的总绳一撒,网眼就全部张开、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,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;’举一纲、解一卷就是抓主要矛盾。(“纲举目张” 部分 内容 来源于 百度百科)
毛泽东在《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曾经说过“”有句古语,‘’纲举目张‘’;拿起纲,目才能张,纲就是主题。”
好了,下面,我们就书归正传,回到“为何说母亲教育学,是母亲教育孩子之纲”这个主题上面!
为什么要写《为何说“母亲教育学”:是教育母亲自己之“根”?是母亲教育孩子“纲”?》这篇文章?
来源于,一个电话!
2018年9月20号晚上,一个经常看我的“ 母亲教育学”的【简书】友友,打电话说,认可,我昨天的《为何“有了好母亲,就能教育出好妻子与好丈夫”? 》观点,希望,我写关于“ 父亲教育学”方面的教育文章,不能让母亲学习,如何教育孩子,父亲就不学习如何教育孩子,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,想让她那个非常不讲理的丈夫学习。
我说,十年前,我有这个想法,并且,也形成了一些文字,后来, 接触到越来越多问题孩子之后,发现问题的根源, 基本上在我们的母亲教育出现了问题,所以,“ 父亲教育学”,就没有深入下去。
不过,对于“ 父亲教育学”这个问题,2013年,我与我的导师(我的儿子)探讨这个问题,他说有了“ 母亲教育学”,“父亲教育学”,就是赝品,就是一个 伪命题。
我的导师说到,“母亲教育学”,并不是“ 弱化、淡化、虚化 ” 等边缘化 父亲教育孩子的责任,而是“ 强化、固化、硬化”主题化父亲教育孩子的责任 ;母亲教育学,不只是单单让母亲学习,父亲更应该学习, 只有夫妻共同学习了母亲教育学, 才能 “让丈夫尊重妻子、让妻子尊重丈夫,夫妻 相互尊重、相互爱护 ‘’,夫妻恩爱,心心相印,和和睦睦”家庭教育学。
其实,我是认可导师的这些想法。
因为, 母亲教育学,虽然基本上确立了“以母亲为核心”教育孩子的责任制,可是,这是一本真正能让男人“ 尊重女性、尊敬母亲、了解母亲、理解母亲、体谅母亲”的书。
想一想,男人如此 “尊重女性、尊敬母亲 ”,能教育不好孩子吗?
事实上,“母亲教育学”,就是教育母亲自己之“根”!就是母亲教育孩子“纲”!
为什么?
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看一个新闻。
据报道,8年以前有着“最年轻的杀鱼弟”的称号“网络红人”孟凡森,在2018年7月31日,在与家人激烈争执后,17岁的孟凡森大口吞咽下致死率100%的农药“百草枯”。
“杀鱼弟”,为何要喝百草枯?
“杀鱼弟”,喝百草枯根源何在?
一、“杀鱼弟”,喝百草枯根源何在?
“杀鱼弟”,喝百草枯,其实是母亲教育导致的。
为什么?
我们看一看,【澎湃新闻】新闻就知道问题的答案啦。
事后,王霞(“杀鱼弟”的妈妈)问儿子为什么想不开,他说心理压力太大。压力主要来自父母愈发频繁的争吵。今年比往年吵得还要厉害,有时候一天吵二三次。
孟洋(“杀鱼弟”)说,当时因为父母天天吵,吵得太厉害,实在受不了,就去买了百草枯。本来是想喝的,但想一想又放下了,藏在仓库里。
那天拿出来喝也是一时冲动,喝下去几分钟就后悔了,因为烧到胃里很难受。后来被父母一说,想到家里还有太爷爷和这么多弟弟妹妹,脑子才有点清醒了。
孟超(“杀鱼弟”的爸爸)说今年有五六件事闹得不高兴,其中一件是前段时间,失联多年的母亲突然给他打了电话,还打了不止一次。妻子不想让她来,小孩也不想她来。